目前分類:其他國家書評 (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九八四.jpg

電屏(telescreen)的另一側是無所不在的監控

歷史的白紙黑字上不過是可以隨時篡改的訊息

記憶掀起的懷疑要用「雙重思考」去自我否定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斯德哥爾摩情人.jpg

智利推理小說家克里斯托瓦與妻子因為政治不正確而選擇移民到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夫妻多年間也從熱情趨於平淡。偶然間,他發現身兼演員和古董交易商的妻子馬賽拉的皮包裡竟然藏著一袋情趣衣物,閃過他腦海的第一個念頭─外遇?!在氣憤、嫉妒、猜忌等種種情緒驅使下,他扮演起偵探展開跟蹤與調查……

 

同時,鄰居的妻子死於用藥過量,而其幫傭不久也遭殺害;妻子的父親也因為過去為政府工作而遭到迫害,整天面對媒體與法院的攻訐撻伐。當一切都攪和在一起時,克里斯托瓦發現妻子和陌生男人驅車前往山區的宅邸,本來打算來個人贓俱獲,卻聽見妻子與人發生口角,在一時情急之下,克里斯托瓦出手解圍,但卻不小心失手砸死對方……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浪者之歌.jpg

德文書名Siddhartha,若音譯的話多翻成:「悉達多」或「悉達塔」,是釋迦牟尼修道前的俗名,然而這本書並非敘述釋迦牟尼的故事,而是把戈塔瑪‧悉達多劃分成兩個人:修行的青年悉達塔以及得道的佛陀戈塔瑪,雖然兩人有短暫的相遇,但作品主要敘述的是悉達塔找尋人生意義的過程,所以書名採意譯的方式取作「流浪者之歌」。雖然本書仍富含宗教寓意,但不全然是為了傳教,比較偏向引導人走向心靈的平靜。

 

主角悉達塔出生於婆羅門世家,自小聰慧過人,本應隨著世襲制成為一個偉大的智者和祭司,但一心追求梵我,或者說是真理、內心的圓滿的悉達塔卻覺得如此無法消解永恆的飢渴,於是決定出走成為一個苦行僧─沙門。身為沙門,悉達塔學習離棄自我,克服痛楚、習慣飢餓、忍受疲勞,去除我執,去掉心中所有意象,只為了脫離輪迴的苦難,但在多年的修行之下,他卻發現這些不過是短暫逃離的方法,自己無法完全接受這些修行者的想法。所以,他又再度踏上旅程,與佛陀戈塔瑪論道,即使認同佛陀的道,但他卻覺得那只是表面上的,而非真正讓自己心底踏實,所以他再次離去。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該隱與亞伯.jpg

偶然在便利商店的書架上看到這本,雖然非教徒,但多少知道這是個兄弟相殺的故事,而「家族鬥爭」題材也往往不是我的愛,大概是書的封面設計、還是書腰上的盛讚吸引了注意,現在已回想不得,總之這本書坐落在書架上多時,想不到這次一翻開竟然就停不下來,一天半就看完五百多頁,晚上做夢時劇情還不斷浮現,真慶幸沒有錯過這本書。

 

同年同月同日生,一個系出名門,家世顯赫,從小就展現對理財的天賦,雖父母早逝,但卻積極斡旋商場,建立起龐大的聯合銀行;一個出生就是棄嬰的私生子,曾相繼被德國俄國俘虜,輾轉逃亡美國後,從飯店小弟一路爬到跨國飯店大亨。作者用五百頁的篇幅從他們生寫到死,用字簡練,卻高潮迭起不斷,密密麻麻的事件線讓故事節奏緊湊,絲毫沒有讓人喘息的空間。作者不需要刻意鋪陳情緒,就能成功讓我們為亞伯在地牢與勞改營的艱辛遭遇提心吊膽,在土耳其差點慘遭斷手的時刻也讓人捏把冷汗的為他祈禱;凱因雖出生高貴,見他與覬覦遺產的繼父的爭鬥橋段不免讓人拍手叫好,也可憐涉世未深的他得周旋於銀行董事會之間。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科醫生.jpg

怎麼樣的傷害可以製造恐懼?讓一個原本對自己有高自尊自信的女性在一瞬間成了受驚嚇的貓?除了待在密閉的空間之內,還要反反覆覆的檢查所有門窗的鎖,只為了不讓自己被懷疑與恐懼淹沒?我想多數人在腦海浮現出的答案都是同一個:性暴力。

 

凱薩琳‧柯岱兒在醫學中心擔任一般外科與血管外科醫生,她有個無法啟齒的秘密,兩年前她曾是一起性侵害的受害者,只是她當場擊斃了兇手。理論上兇手死了,她應該要了無恐懼了,只是事與願違,她被活生生的困在夢魘裡。這兩年,她換了居住地、換了工作、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築起一道道防禦的高牆,只為了讓時間帶走一切。可是,開腸剖肚的拿出女人的子宮,再用精準的刀法切開女人的頸項,那個明明死透了的兇手,卻捲土重來了……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jpg

夏天那麼短暫,愛情卻如此長久。

 

十七歲的男孩艾里歐遇見了來自美國、擔任父親研究助理的奧立佛,他們共度了短短六星期的夏日時光,只是反差甚鉅,卻又極其相似的兩人之間,卻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邊緣的男人.jpg
如果你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你會刻下多長的刻度?八十年、一百年、五百年,還是甚至更久?然而在這些悠悠歲月中,你又計畫著什麼樣的藍圖?但如果只有你的時間能一直一直地走下去,那你還會要多少的歲月?

 

和莎士比亞共事彷彿只是昨日的事,歷史上一場又一場的戰役也只是過眼雲煙,美國的崛起,網路數位世界的興盛,這個男人經歷了這一切,在他口中的歷史不是記載在書本上的,而是一幕幕的回憶。只是記憶是很有重量的,當堆疊在心頭時,當在街角一個轉彎突然湧上時,要怎麼樣才能彷若置身事外無事一身輕呢?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1410091.jpg

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是書名太特別,再加上極簡的封面設計,這本書立刻攫取我的注意力。達格.索爾斯塔被譽為挪威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雖然在此之前我對他毫無研究,但這樣的頭銜還是讓人忍不住想一窺究竟。另外這本書也打破村上春樹不間接翻譯的原則(不諳挪威語的村上從英文譯本再轉譯成日文),綜合上述的條件下,我一直好奇會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畢竟從書名完全無法參透個什麼。

 

「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畢庸.漢森剛過五十歲,正在孔斯貝格火車站等某個人。」就連文章的開端都這麼饒富趣味,但就整體而言,這並非一本多麼詼諧的作品,倒是比較像畢庸.漢森的札記 (),幾句話簡述了他18年前的一場婚姻,前三分之一的篇幅主要描述著他和後來同居女子的相處生活,以及孔斯貝格劇場學會的點點滴滴,中段寫的是短暫和他同住兒子的日常瑣事。全書像是畢庸.漢森的碎碎念與評判和滿滿的內心戲,但作者行雲流水的文筆之下,倒也不會讓人覺得冗長,或不好讀,甚至會讓人一邊讀一邊揣測,故事到底要怎麼發展,因此忍不住一直翻下去,所以當最後似乎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在計劃時,我滿懷著內心的期待與雀躍,讓人開心終於能掙脫出平淡與過於冷靜的筆調時,故事卻宣告停在半空中……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上英國鄉村.jpg

對於閱讀,其實我很挑食,絕大多數都是近代小說,很多所謂的大部頭、經典名著,我反而沒看過。除此之外,撇除小說大概剩下散文集,總之就是不能缺乏故事性,所以實用性高的工具書,我真的提不起興趣。而這次的書自然不會是我的書單,雖然旅遊時確實會找合適的旅遊書,但這種以旅遊日誌型態的紀錄景點的方式,對我要找可參考的景點來說,又有點不夠系統化。但工作所需,我還是克服胃口不合的問題,在搭配別本小說緩衝閱讀之下,把它讀完了。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曾經有環遊世界的夢想吧,或許不是要跑遍三大洋七大洲,但應該也有不少口袋名單。想我在國高中時期,曾經一度很想飛義大利,為的是一睹水都威尼斯的風采,雖然至今仍然沒有機會踏上那片土地。而這本書的作者則是一直嚮往著英國鄉村的生活,但真正能花上好一段時間徜徉其中,卻已經是年過六十的事了。長達兩個月的時間,作者夫婦透過網路租了短期的公寓、農場、或莊園等,並租了車子自駕,兩人在沒有詳細的行程規畫之下,展開了隨意愜意的遊英之旅。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蹟男孩.jpg

電影即將上映,即便還沒點開預告,但在媒體的轟炸下,也一直讓我很想瞧瞧電影劇情,前兩天恰巧讓我看到原著,在短短的試讀幾頁的時間後,我毫不猶豫的先買原著一睹為快。作者用很淺顯輕鬆的筆調去寫了一個很深沉的故事,正因為如此我原先還在讀的書又被我無限的擱置下去了。

⋯⋯

奧吉,十歲,和一般這個歲數的男孩子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因為父母極罕見的隱性基因,讓他有了先天的顏面殘缺。從小,他便在大大小小的整形手術中度過,別人形容他「怪物、外星人」,他形容自己「我不會把我的長相描述給你聽的。無論你腦中有什麼想像,恐怕都比那要糟得多。」小時候,他甚至不論走到哪裡都戴著一頂太空人頭盔,因為這樣才不會一直有人對他指指點點。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有很好、很保護他的家人。但正因為嚴密的保護網,當奧吉的父母決定送他上學時,保護網開始出現裂縫,奧吉的世界開始走向崩解……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目擊者.jpg

 

當你疑似目擊一樁兇殺案件,但它卻是在google earth的街景功能上時,你該怎麼辦?前往確認,但你明明知道事發肯定過了好一段時間?報警處理,但警方可能無權管轄遠在天邊的案子、而且還只是「疑似」發生?更何況,如果你還不幸的是個精神病患,你的供詞的可信度勢必會大打折扣,那你到底該何去何從?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條紋衣的男孩.JPG

前面的鋪陳像是碗清粥,以一個九歲男孩天真的口吻敘述因父親工作而全家搬離柏林,前往一個叫「奧特-喂」」的地方。但繼續細嚼慢嚥之下,你會發現這不只是一個單單論述友情或親情的故事,即使約翰‧波恩沒有明確點出事件的背景,可是文字所透露出的訊息,卻是讓人越看越是擔心。在最後的最後,更會難受的哽咽了起來,被激起的情緒久久無法平復。

 

有人說「小孩的無知很殘忍」,但是往往能讓人痛不欲生的是成人,在他們眼中的「歧視、隔離、種族清洗」是小孩無法想像的。明明曾經也經歷過「人與人之間沒什麼不一樣」的階段,怎麼長大之後卻生出了「種族優越感」?然而,在那個年代,一切的殘忍似乎都那麼理所當然,甚至覺得這才是真理。人權的天秤極其歪斜,人們卻無能為力去校正。我們唯能慶幸,或許我們能如作者在文末所言:「這些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而且像那樣的事永遠也不會再發生了。在我們這個年代不會。」雖然這樣期許,但拉遠視角的看了各地的犯罪溫床,或是到更遠的戰亂彼端,只要人類仍在,似乎還是很難等到和平鴿的到來。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娜.jpg

十七歲的女孩、一個裝有七捲卡式錄音帶的匿名包裹、十三個相關人物與一張標註著紅色星號的地圖,揭開一根根稻草壓垮人的真相,這是一部既是控訴也是吶喊的遺言。

 

我們可以以一句簡潔的「霸凌而導致青少年自殺」而帶過這個故事,也可以深入的去理解事件的成因,並且引以為戒。一開始,作者用充滿懸疑的手法,讓讀者的好奇心被狠狠的激起:「主角收到自殺同學(漢娜)寄發的錄音帶,裡頭訴說的是害她走到這一步的原因,以及錄音裡藏著加害者的秘密。」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357b4c1f94fef572a5096084e0595b8.jpg

我看不見邪惡,我聽不見邪惡。唯有閉上雙眼,這裡才恍然是我錯覺的伊甸。

──蜜拉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ntouli_460x580.jpg

我相信大多數接觸席拉赫作品的讀者,都是由「罪行」或「罪咎」入門,一篇篇的法律故事,篇幅短卻情緒飽滿。「誰無罪」和這本「犯了戒」則屬長篇法律小說,然而前者的故事戲劇張力或是故事帶來的沉重感都比這本來的出色,這本雖然結局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翻轉,讓人一時有在看「推理小說」的錯覺,但其主旨想傳達的「救贖」() 卻沒有真的讓我覺得心裡有什麼部分昇華了。雖然故事本身還是很有可看性,但可以理解為什麼網路上評價兩極,可能席拉赫的層次不是我們這種沒慧根的人可以觸及的吧?(苦笑)

 

所以在此我不討論這個故事想傳達的中心思想,只從幾個有趣的點切入介紹:故事分成四個章節,前三個章節分別以主要的三個人物的視角去做描寫:被告、檢方、辯方。而時間軸是連貫的,只是從不同角度去寫,讓案件可以更加完整。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6adf04-020c-4e7f-b1ec-cf94607d2cd2.jpg

這本號稱「科幻驚悚小說界的燒腦神作」,受到各界好評推薦,再加上封面的設計,讓我在便利商店瞥了一眼後,便迅速下單!

 

說是科幻,因此勢必有些科學理論摻雜其中,但好在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做說明,讓不諳「量子力學」的我也能夠順暢閱讀。至於所謂的『燒腦』,倒不是要讓你一邊讀一邊消化科學理論,而是讓你不斷揣測作者要怎麼安排後續劇情,而厲害的是,他總會有讓你意想不到的設計!一本厚度超過四百頁的長篇小說,會因為劇情非線性的推進,緊湊萬分的情節,再加上敘事節奏輕快,讓你忍不住囫圇吞棗的迅速翻頁,然而隨著劇情的超展開,緊張情緒也會跟著飆升,那種懸在斷崖邊的緊繃感,一口氣直逼你翻到最後一頁,大亂鬪後的標準開放式結局雖然不免讓人感到悵然,但似乎也沒有更合理的安排就是了。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93122133_terror_cover.jpg

從席拉赫的第一本法律短篇小說《罪行》開始,我便不願錯過這位「德國最會說故事的律師」的任何作品,而這本書「恐怖行動」是以劇本方式呈現,讓人彷彿置身於法庭之中,旁觀檢方和辯方兩邊的精彩辯論。

 

雖然說是劇本,但書中全程用精準的對話方式去呈現詰辯,只加上極簡的法庭上動作,並沒有針對任何對表情、情緒、肢體動作部分做任何描繪,個人小小猜測:可能會比較像書記官的庭上紀錄吧?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LargeImage.jpg

開始挑選一些經典作品(此書獲諾貝爾獎)來讀之後,只倍感自己的淺薄,要寫下一些想法也變得舉步維艱,必須在讀完書之後,上網大量汲取相關分析,才能搆的上邊。也因此買書的速度遠大於讀,更大於寫下點感想了。

 

異鄉人這本書分為兩部。第一部以略帶沉重,又有點紊亂的節奏去呈現主角莫梭的故事。雖然是第一人稱的視角,敘事語調卻有一種莫梭靈魂出竅在一旁觀看的疏離感。故事之初,莫梭住在養老院的母親過世,但在喪禮中莫梭卻一副淡然的態度。隔天,莫梭如同往常的過自己的生活,和女友共度春宵、協助鄰居雷蒙代筆寫信給前女友,之後應雷蒙之邀,來到海濱小木屋遊玩,但最後卻在莫梭槍殺了與雷蒙有過節的阿拉伯人作結。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4644967.jpg

「本來,我只打算花五分鐘向他推銷房子;結果被綁架,我被迫和他同住整整一年……

 

這本來自同事的藏書推薦,關於綁架的題材,我看過不同角度的作品,出自於綁架犯角度的《大誘拐》,出於辦案警方角度的《籠子裡的愛麗絲》,而這本則是從受害者的角度來陳述「綁架前芝麻蒜皮般的小憂慮→綁架時遇到的殘忍待遇→逃離後的身心破碎與重建」。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73018447-3649870123.jpg

因為《海邊的卡夫卡》而聽過卡夫卡,但是村上春樹不合我的胃口,所以既沒接觸《海邊的卡夫卡》,也無知的沒找卡夫卡來讀。在新年期間翻完這精巧的中篇小說後,簡直驚為天人,於是,上網讀了很多的解析,或許文字量還大於小說本身呢。

 

「如果某天早上,醒來時卻發現你變成一隻巨大的蟲子,你會怎麼做?」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