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只打算花五分鐘向他推銷房子;結果被綁架,我被迫和他同住整整一年……」
這本來自同事的藏書推薦,關於綁架的題材,我看過不同角度的作品,出自於綁架犯角度的《大誘拐》,出於辦案警方角度的《籠子裡的愛麗絲》,而這本則是從受害者的角度來陳述「綁架前芝麻蒜皮般的小憂慮→綁架時遇到的殘忍待遇→逃離後的身心破碎與重建」。
這本書的編排挺有意思的,章節以「第N次心理諮商」做切割,書中並非是諮商的對談,而是女主角全程對心理醫生的喋喋不休。雖然在初看的當下會覺得女主角的口氣讓人很煩躁,但是在故事步上軌道之後,驚悚駭人的遭遇很快地便讓人無視她的咄咄逼人。
除了章節名稱的設計之外,本書在每次諮商的前後會略提「現在式」,難伺候的母親、溫柔的男友、很想伸出援手卻被拒絕於門外的知己、主要辦案的警長等等。而諮商主軸則是一點一點的揭露她與歹徒相處的「過去式」。採取雙線故事的寫法。
一開始,歹徒為了要讓女主角服從就範而設定了許許多多詭異的規範,不時的動粗、每晚的強暴,很快地便讓女主角放棄逃生。但隨著時間推進,也從些許的對談中發現歹徒不尋常的原因,讓人徹底了解到「一個變態的養成,肯定來自於另一個變態。」但正因為童年帶給歹徒的創傷,也讓女主角泛起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心態。而一切的崩壞,卻來自於「非當事人,不然實在難想像的原因」。
正當噩夢要加劇時,同時卻也結束了。逃離了,回歸了、爆發了。
迎接失蹤一年多的女主角,本來應該就這樣畫上句點,但書卻還有一半的劇情尚未上演,「究竟歹徒為什麼會挑選上她?」、「歹徒的實際身分為何?」、「女主角要如何克服心理的萬種恐懼,才可以不睡在衣櫥裡?」
雖然在新聞上偶爾能看見綁架案件,但我們只知道有這件事發生,至於人質有沒有回來,在一波又一波的新聞之後,很快的就被人們淡忘。如果人質能回歸,可能又會被炒作一翻,我們可能知道他們受害的經過,我們可能覺得惶恐擔憂,但我們卻忽略了受害者之後要怎麼克服恐懼與心理障礙。
原本,這是我對後半內容的猜想,但我錯了,這是驚悚懸疑小說,後半當然是揭開事件的真相。至於真相?如果我是當事人,應該會希望一輩子都要不知道吧。犯罪動機除了讓人傻眼之外,卻似乎也不是那麼的不合情理,只能說真的是非常瘋狂荒唐。
而作者原本正是一名女房仲員,只是趁她有空時想像自己可能會遭受到什麼恐怖的經驗,就能寫出了這本劇情毫無冷場的小說,而且在女主角的心境轉變上能描繪的如此細膩,在警方的問訊過程也相當的逼真。這本書雖然是作者的處女作,就能達到如此變態的巔峰,讓人不得不期待她之後的作品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