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佳苗again。
這本書除了一慣的第一人稱敘述之外,倒是有不少小小不那麼湊佳苗的地方。主人翁跳脫了她擅長描寫的女性角色,是個彆扭的邊緣人;雖然主角的調查過程也有來自多方的線索,但並沒有切換成多重視角;除了找出兇手之外,還多了自我救贖的部分;故事尾聲雖然反轉了一次,但最後一頁又硬生生來個大迴轉,讓人有在看東野圭吾的錯覺。雖然湊佳苗有湊佳苗的風格,用無以名狀的輕柔細膩,寫下人性的掙扎與晦暗。但這次各種小小的改變和突破,還是可以想見湊佳苗多想擺脫《告白》的束縛與壓力。
湊佳苗again。
這本書除了一慣的第一人稱敘述之外,倒是有不少小小不那麼湊佳苗的地方。主人翁跳脫了她擅長描寫的女性角色,是個彆扭的邊緣人;雖然主角的調查過程也有來自多方的線索,但並沒有切換成多重視角;除了找出兇手之外,還多了自我救贖的部分;故事尾聲雖然反轉了一次,但最後一頁又硬生生來個大迴轉,讓人有在看東野圭吾的錯覺。雖然湊佳苗有湊佳苗的風格,用無以名狀的輕柔細膩,寫下人性的掙扎與晦暗。但這次各種小小的改變和突破,還是可以想見湊佳苗多想擺脫《告白》的束縛與壓力。
一開始接觸乙一,是從所謂的「黑乙一」下手,走的是殘酷而獵奇的基調,像是「GOTH斷掌事件」;之後發現他的作品還有以溫暖療癒,甚至帶點奇幻色彩的作品,被稱為「白乙一」,像是「寂寞的頻率」。但或許在十六歲就大放異彩對他而言有點太夢幻不真實,為了想了解「如果不掛上他的名字,作品還能受到矚目嗎?」,所以他使用了各種其他的筆名去創作不同走向的作品,像是以「山白朝子」為筆名,帶點驚悚怪誕氛圍的「胚胎奇譚」,和這次以「中田永一」為筆名,創作的「不一般」的戀愛小說,讓人不得不好奇他的腦袋結構,到底如何盤根錯節,才能寫出這麼多方位的作品。
雖然說取向不同,但思想畢竟來自一個人的歷練,什麼樣的過往,自然會塑造出什麼樣的故事。而乙一筆下的主人翁,十個中有九個是社會的邊緣人,他們自卑、不善常表達,喜歡獨處,若是能像一顆石頭的存在感,越接近透明越好,而在這些「不會被愛,或是無心戀愛」的主角中,若是遇上了怦然心動的瞬間,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說來慚愧,這本是跨年在通勤時看的書,但最後一篇竟然拖了要半個月,等到要寫點東西時,一個月就這樣虛擲掉了……但得先澄清的是,這絕對不是這本書不夠好,相反的,這本書遠超乎我的想像。想想一百年前的文學家,筆下的世界是如此的犀利、冷峻、簡潔有力,看得我忍不住在網路上尋找其他短篇作品。如果用現代的作者來比擬,有點「古典味的乙一」的感覺,讓人時時一邊讀一邊泛起一陣陣的雞皮疙瘩。
這本書分成十個短篇,每個篇幅長度不一,但相同的是芥川在故事節奏上掌握得相當精準,時而急遽加速,時而戛然而止於半空中,彷若搭上隱形軌道的雲霄飛車,完全被故事牽著走;對於氣氛的營造與堆疊,芥川可以是豪放不羈的畫家,卻也能透過文字描繪,讓周遭的氣溫驟降個十度,陰森的氛圍,讓人毛骨悚然;另外芥川的選材新穎,但卻也能看見社會的縮影;而他善用俏皮的筆調進行辛辣的諷刺,故事篇篇寓意深遠;至於人物性格與其心理轉折上絕妙的勾勒,也能瞥見芥川的價值觀;另外,芥川的構思與布局精巧,就像在讀者眼前搖晃著誘餌,逼得人只能屏氣凝神的不斷讀下去。
當初選擇這麼具有衝擊性的書名,並不是熟悉京極夏彥的緣故,雖然知道他是寫妖魔鬼怪的重量級人物,但那不是「推理狂熱的我」的菜。選擇的原因除了好奇的成分之外,符合心境會是更大的因素。那時候正值覺得「怎麼不去死」的狀態,想說看了可能會心有戚戚焉,想不到拖到現在來看,竟然覺得它是本「充滿哲學與社會省思」的作品。
故事分成五加一個篇章,前五章曾經刊登於連載,而全書則是加上最後一章節作為兇手的犯罪動機告白。每一個篇章皆是男主角(一個來路不明的男子)與命案相關人士的對談。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的我,卻讓一個在日本長大的台灣人來告訴我曾經的歷史,說實話,是有點羞愧的。作者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於五歲移民至日本,但在他筆下刻畫的七0年代的台灣卻是讓人覺得再真切不過,彷彿他才是真正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由於故事背景的年代和我所處的時間差,讓一整個故事除了親切感,還多了一分新奇,讓人窺見那個時代的縫隙。
這個故事簡單的說是「主角葉秋生尋找殺死祖父兇手的歷程」,但複雜的來說,這個故事季揉合了推理、歷史(國共內戰及戰後的兩岸動盪)、青春(從高中開始橫跨的十年歲月)、民間信仰(狐仙、神鬼)、愛恨情仇(親情、愛情、友情)等各種因素,讓故事不論是立體度、深度、精采度都超乎想像。
超獵奇的書名,搭配上超唯美的封面,說有多衝突就有多衝突。當初在網路上看到推薦時,又加上「本屋大賞第二名」的光環,充滿好奇的點閱了評價,於是乎,這近四百頁的讀物,成功擠開了其他的書單,讓我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完食,不得不說這根本日本版的《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而且比它更好看!
「沒有名字的男主角」遇上了「沒有未來的女主角」,不應該說遇上,他們本是同班同學,但因為生性孤僻的男主角根本不認識文庫本之外的世界,所以在一本《共病文庫》的機緣之下,他得知了與他「徹底相反」(個性、思維、交友圈、生活方式都大相逕庭)的女主角,其實就快死了。
回想起上一本讀湊佳苗的作品是《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連續兩本都和童話故事有所關連,不禁覺得有趣。但相較於前一本只是名字和形象上的疊合,這一本使用的隱喻方式更得我心。
故事是這樣子的,小學一年級的結依子和姊姊萬佑子在後山神社玩,只是後來萬佑子失蹤了?!雖然在事件兩年後,姊姊被發現在神社前,但對結依子而言,姊姊不是萬佑子,一切都不對勁了……
當初買下這本書的印象和理由已經回想不大起來了,大概是書名很切中自己的處境吧?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受,覺得自己做起事來時常覺得無力,覺得自己很不中用呢?基於這樣的想法,再加上它有「本屋大賞第二名」的加持,也就住在我櫃子上的一角。
雖然書的外觀設計很唯美、使用的質料很細緻,但想不到昨夜打開一看不得了,第一章節極度香豔刺激,讓我深深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書了,好在到最後有因為好奇而堅持的看下去。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這是一部融合了愛、慾、無助、希望各種衝突元素的作品。
短短幾頁的楔子,隱約洩漏埋藏了一二十年來的秘密。
作者透過兩個案件的鋪陳,再由多人角度做出發,把看似不相關的線索,隨著故事的進展,逐漸拼湊出事件的原貌,而尾聲的安排以「人終究無法做出完美的審判」作結,也讓人不禁感到惆悵。或許過於複雜,無法二分為「是非」的部分,真的只能頹然的「交給上帝做抉擇」了吧?
這本非常出色!只需要極短的時間就可以立刻看完,看完那激昂興奮的心情,到現在還依稀可以感受到毛孔的顫動。這本的寓意,讓我當下超級無敵想丟辭呈的啊!!!!!!
老實說,這是一本看完了,卻不知道該怎麼下筆寫下想法的小說。
該怎麼說,可能是沒有接連著看的緣故,總會影響情緒的延續,或者說,它太像白開水?而且是一杯溫水,既沒有冰水的刺激緊張,也沒有熱水的澎湃,它就是這麼淡淡的、軟軟的。即使網路上好評不斷,紛紛寫說這是給人多大溫暖和勇氣的小說,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沒有被touch到。
本書分為五個章節,分別為「我的親人發生意外」、「北館的罪人」、「山莊祕聞」、「玉野五十鈴的榮耀」、「虛幻羊群的晚餐」。每則故事各自成篇,卻又以「巴比倫之會」作為串連。
巴比倫之會,在某名門大學作為專司讀書的社團,其成員皆為一時之選,是具備知性、教養及優異品格的名門之後。每年夏天,「巴比倫之會」成員至避暑勝地「蓼沼」租賃別墅,共同研讀小說及詩集,而這成為社團內部的傳統活動。
前一本是「偶然聽到的話」,想不到這本也讓人如此驚豔。本書是以五個不連續短篇集合成一本,故事篇幅雖然不長,卻都精準的呈現出高完整度,並不會因為短篇而顯得空洞或倉促,是本相當吸引人的作品。
第一篇「向陽處的謊言」談的是得了失智症的老人為了避免讓媳婦知道自己因為失智而遺失了貴重的委託物,而因此想盡辦法來遮掩這個事實。由於讀者是由旁觀的全知觀點去看,很快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但看著老先生如此心急,急到想出一些「不太好」的招數,不免也替他捏一把冷汗。在這點來看,不得不說作者一向能成功的把氣氛營造得相當緊張,而最後的結局反轉也讓人卸下擔憂而會心一笑,從第一篇就可以看見作者的功力了得。
當初看到博客來在介紹的其實是他另一本書「教場」,以擊敗東野圭吾和伊坂幸太郎的名號,讓我高度期待的選了教場和評價也相當不錯的這本。這本由四個短篇集合而成。在我看完第一篇的當下,內心一陣澎湃,「真是出乎預料的太好看了」,讓人忍不住立刻往下翻,不愧是被譽為廿年來日本最強短篇推理作家啊。
四個短篇,共通點都是以犧牲自己,幫助別人的職業為舞台。而書中都以一名登場人物無法解釋的行動作為謎團核心。
一直都喜歡乙一的作品,不管黑乙一、白乙一,或是寫怪談的山白朝子,很喜歡他俐落筆觸下營造出來的氛圍,更愛他出其不意的翻轉式結尾,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這次的《箱庭圖書館》,光是形成這本書的概念就讓人大讚「不愧是乙一」。這本書是由【乙一小說再生工廠】產出,既然被稱為工廠,勢必不是一人為之。乙一向編輯承認自己已經沒有創作的靈感了,所以:「向讀者徵求點子吧,那樣我就會工作,就寫得出小說。」
第一本單行本好看的書,續集往往是一大挑戰,第三集就更怕沒梗沒新題材了,好在夏川草介一點也沒讓我失望,直到第三集還是讓人感動、激勵又撫慰人心。但還會不會有第四集讓我有點擔憂,最後「牽亡栗原」竟然離開了本庄醫院,害我內心忍不住掀起「如果沒有第四集該怎麼辦?」的焦躁。
這本書一如先前風格的用著幽默的鬥嘴來營造怪人栗原的形象,讓人常常忍不住噴笑,在加上書裡的角色性格分明、活靈活現的,彷彿就在眼前真實上演。除了幽默外,溫馨也是這本書一大特色,看著醫病、家人、同事間的互動,雖然伴隨著生命的無常與無奈,但也在心底注入一股暖暖的熱流。
《永遠的0》可以說是我近幾年來讀過最好的作品了吧!剛翻完最後一頁,心裡那種難以言喻的惆悵可能會殘留好一陣子吧!,
序章開始到尾聲,中間十二個章節敘述的是一段被掩埋了六十年的故事。六十年聽起來雖然不長,但這不到一世紀的記憶卻宛如很久很久以前的歷史故事,若不是翻了這本書,二戰這個字眼就只是印在教科書或是電影裡偶爾會出現的詞了。我們沒想過的是,那些曾經參戰的人或許就是你的(曾)祖父,也或許是你鄰家的慈祥老爺爺。每個人的背後都有故事,只是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很難想像罷了。
「一本輕鬆可愛夢幻的戀愛小說。」如果我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好像有點太敷衍了,但這就是我一邊讀一邊冒出來的想法。
首先,你不需要擔心你會讀到一本圖鑑,只是男主角Itsuki對於植物很有一套,所以在書中有大量的山菜名和山菜料理出現,像蜂斗菜、山蒜、虎杖、豆瓣菜等二十幾種的植物名稱。又或許你在看到書的封面時就不會有這種擔憂,這本比較算是輕小說吧,如果動畫化可能會比只看文字的形容更有真實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