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喜歡乙一的作品,不管黑乙一、白乙一,或是寫怪談的山白朝子,很喜歡他俐落筆觸下營造出來的氛圍,更愛他出其不意的翻轉式結尾,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這次的《箱庭圖書館》,光是形成這本書的概念就讓人大讚「不愧是乙一」。這本書是由【乙一小說再生工廠】產出,既然被稱為工廠,勢必不是一人為之。乙一向編輯承認自己已經沒有創作的靈感了,所以:「向讀者徵求點子吧,那樣我就會工作,就寫得出小說。」
2008年夏天,日本集英社為乙一推出特別企畫「乙一小說再生工廠」,讀者主動投稿短篇,由乙一透過其獨特的視點,挑出決定進行「再生」對象,大刀闊斧地將其解構再建構,搖身一變成為「乙一流」的作品。
素人作+「乙一流」=「乙一小說再生工廠」,這本書正是乙一和讀者共同合作的產出。
如果只是由一句話引發成一篇故事還算簡單,但要留下原本的架構,而且盡量留著原作的鋪陳,再經過潤飾、改寫、串結、彙編成冊,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但也因為其中部分出自素人之手,有些橋段真的不那麼「乙一」,甚至會顯得有點零碎。
這本書分成六個短篇,嚴格來說不算有連續性,但同樣都發生在「創造故事的小鎮─文善寺町」,也或多或少提到謎樣、愛書成癡的圖書館館員「山里潮音」,尤其在最後一篇「白色足跡」甚至串起了前面所有篇章,讓人看了忍不住會心一笑。
在人物性格的設定上,倒是非常有乙一的風格,雖然各篇的主角各異,但不難發現有共同的特徵:「不善交際的」、「與世隔絕的」、「自我壓抑的」、「拒社會性的」,另外就是年齡設定上,多半是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那尷尬的青少年時期,還在思考「要不要跨過去另一邊」的青澀懵懂歲月。或許這也是作者自我的投射吧,在書末的解說多少有提到與作者的相處經歷,乙一就像是書中的主角那樣,對社會適應不良,與世界之間似乎多了層「薄膜」,但也因為這樣,他才可以創造出很多獨特的、寂寞的世界觀吧。
至於這本書能不能劃分成「黑/白乙一」,我想應該不算黑,但除了「青春絕緣體」和「白色足跡」外,其他應該也只是游走在黑白之間。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或許是因為有素人因素,故事裡的主角不再像以往乙一的風格,讓他繼續活在自我封閉的世界裡,而是踏出那一步,結束逃避,勇敢面對現實。讓人從中讀出安慰與救贖,除了黑白,還多了些暖色系。
在六篇當中,第一篇「小說家栽培法」的篇名立刻引起我的興趣,但內容的視角切換有點不太順暢,主角的性格也稱不上討喜,反而配角姊姊潮音的設定相當引人注目,想不到這個角色也在默默之中串了全場。
「上便利商店去!」是我相當喜歡的篇章,在便利商店打烊之際卻遇到搶匪,兩人要怎麼應對?最後的設計真是讓人大呼過癮,完全就是我喜歡的乙一Style。
至於學姐學弟拌嘴不停的「青春絕緣體」我倒是沒什麼共鳴,在文藝社一起寫小說的內容是彼此嘲諷是挺有趣,但對於人會覺得「啊,我果然就像蛞蝓。」這樣子的自我意識過剩法,還是覺得有點誇張。
「夢幻仙境」倒是不錯的一篇,光是一路尋找符合鑰匙的鎖孔這個設定就很有趣,雖然被扯進殺人事件有點莫名,夢中夢卻是不錯的鋪陳,只是結尾留下太多謎團有點可惜,不然中間拉開行距的排版,加上乙一的用字,雖然應該是篇略黑的故事,卻異常夢幻。
「王國之旗」讓我想起世界名著小飛俠彼得潘,專屬孩子的王國,在夜裡偷偷溜出家門來到廢棄的保齡球館,孩子們只要歌唱和玩樂,那裡是孩子的樂園。誤闖的女高中生,卻在之後遍尋不著,到底那只是場夢境,還是進入樂園是需要童真當作門票?
「白色足跡」是我最喜歡的一篇,雪地上憑空出現的足跡,卻看不到也聽不到身邊任何動靜,兩人在雪地上用文字交談,到底哪裡才是真實世界?最後為了完成她母親的願望,兩人不斷的奔跑,那如詩一般的文筆,勾勒出像是宮崎駿動畫裡的片段。最後兩人為對方所做的事,也讓他們跨出彼此的心牆。
看完這本書,我只能說,我又更佩服乙一了。最後小小解釋一下書名:
箱庭はこにわ【hakoniwa / 箱庭】:在小小淺淺的箱子裡面放入砂土,以迷你的橋、小型的樹木、人形、船隻築,模仿庭園山水或名勝造景。
而這本書正是乙一以精巧的手法,細膩堆砌得箱庭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