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我抱著讀了有一兩個月吧?!這倒不是意味著它很艱澀或是不好看,反倒是這部作品算是我至今看到最精采的一部綁架案,不論是文字上或是電影上。只是敝人的閱讀速度已經快比樹懶的移動還慢了…
在一場綁架案中必然會有:綁架犯、人質、家屬、警方等,這篇綁架案因為人質的角色太過不平凡,裡頭甚至還牽扯進媒體、銀行、政客、地方仕紳、平民百姓等等。
這本書我抱著讀了有一兩個月吧?!這倒不是意味著它很艱澀或是不好看,反倒是這部作品算是我至今看到最精采的一部綁架案,不論是文字上或是電影上。只是敝人的閱讀速度已經快比樹懶的移動還慢了…
在一場綁架案中必然會有:綁架犯、人質、家屬、警方等,這篇綁架案因為人質的角色太過不平凡,裡頭甚至還牽扯進媒體、銀行、政客、地方仕紳、平民百姓等等。
這本書讀起來有一點「喂!喂!下北澤」的感覺,主角同樣是年輕女孩,也是從新的環境開始找尋自我並重生的故事,讀起來讓人覺得暖暖的,也讓正處茫然失措的人了解到,人生有各種可能性,沒必要鑽牛角尖逼壞自己。
從書名便可以得知故事背景,主角被經營二手書店的舅舅給收留,心態從原本失戀加上失去工作後的鬱悶沉重慢慢經由時間、環境、以及周遭人物的淬煉下,慢慢的轉變。
再度是一本穿越時空的作品,但這回倒不全是主角回到過去改變什麼而影響未來的梗,而是主角的兒子在死後回到過去(有一點借屍還魂的味道在,靈魂回到過去附著在別人身上)拯救當初軟爛廢柴的老爸,並改變他老爸的一生。
以親情為主題的故事總比較能打動我,這本也不例外。
在這之前,我沒接觸過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對她的文風其實一點也不了解,單純覺得這筆名實在很酷,竟然取作吉本”香蕉”(banana)。但究竟當下為什麼會買這本書,原因可能有下面三個吧,第一是下北澤是上回去東京想去卻沒去成的地方,再者是她的封面實在是可愛的太吸引我了,說實在的,我以往不曾因為書的封面而買下一本書,最後,大概是文案中對於她的描述是溫暖可愛的,所以格外吸引我吧。
至於在看這本書的同時,讓我對下北澤這地方的多了更多的憧憬,或許該說是著迷,雖然對於寫景的敘述並不多,但給人的氛圍就是很適合耗上好一陣子就在那漫無目的的遊走,光是吸進的空氣可能就會讓人覺得放鬆輕飄飄。而這本書的作畫家大野舞,畫風炫麗,強烈的色彩對比,飽合度極高,再加上可愛的畫風,真的讓這本書光是擺在架子上就很可愛。至於,真的看完這本書後,對這本書被喻為「療傷作品」感到除了認同外,還有其他的想法。
四百多頁厚度的司法相關小說,主角結合了檢察官、律師、警察、法官、鑑識人員、法醫、私家偵探、感化官、陪審團、證人等等,演出一場完美的司法大戲。
作者由於具備律師及檢察官的經歷,因此故事的完整度相當高,就像是親臨法庭觀看起訴實況似的,更貼切的說法是:讀者就如同被告,完整的經歷了一次司法的磨難。
距離前一本讀完的小說似乎隔了許久,今天下午一拿到剛送達的奇光下的秘密,沒有猶豫的便拿起來啃。這本書雖然稱的上是小說,但更適合的歸類應該放在童書,圖文交錯,沒有太深刻的寓意,但倒也是一本溫馨的作品。全書六百多頁的篇幅,拿到書的當下還著實被厚度給嚇了一跳。一開始以兩條支線做描述,他的故事以文字作表達,而相隔五十年的她的故事則以圖片作為詮釋,最後兩條支線合而為一,有點像是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而故事背景在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由於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圖畫,因此看起來相當迅速,但可以看出作者在作畫上所費的功夫,相當精緻而且縝密,故事背景一大部分在博物館,也因此作者花費許多心思在考據上面,算是一部讀者讀的很快,作者卻要耗上相當可觀的時間去製作的作品。
這大概是我看湊佳苗六部作品當中數一數二喜歡的吧。(告白=往復書簡>贖罪>為了N>少女>夜行觀覽車)
有別於以往的長篇小說形式,書中分成三個短篇,當然書中仍然全是以第一人稱去做敘述。
其實挺喜歡乙一的文字,但不知道是短篇的緣故還是如何,總是無法一口氣看完全書,這次趁著空檔終於翻完後面兩章。
斷斷續續的翻之下,對愈前面的篇章愈沒感覺,可能不是在看書的狀態,導致有點吸收不良吧?「未來預報-希望明天好天氣」、「小偷抓住的手」、「膠卷中的少女」、「失去的世界」四篇當中共同要闡述的是關於寂寞的悲傷,甚至到悲慟的層次。
這兩天用著莫名其妙的心情看完了人生第一本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到底是國文造詣不夠,還是缺乏想像力、還是不夠浪漫、還是不到年紀歷練不夠,還是我太膚淺了,總之,我看不懂村上春樹的書。
看到作者又有新書時,我是毫不考慮的又買下這本,除了故事本身的衝擊效果,讀完當下,真的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幸福美好的。也希望自己與身邊周遭的人能不要碰到這塊領域,它像是泥淖一般,即使輕觸,也很難一身清。
既前作《罪行》,費迪南‧馮‧席拉赫這本《罪咎》讓我在看第一個短篇時,心中隨著文字的敘述開始糾結,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傷、鬱悶在心裡盤旋,連續看了幾篇,甚至有點喘不過氣來,讓我只有辦法看五篇,無法接續看下去。今天則是再拾起書繼續翻閱,每看完一篇,內心都像蒙上一層灰濛的陰影,明明簡潔的文字,背後的故事卻讓我看的無比吃力。
同樣是萬城目學關於《荷爾摩》的作品,這部算是《鴨川荷爾摩》的番外篇,六個以前作為背景,分開不串連的短篇。但相較於前作而言,這本我倒是沒有一股衝進迅速解決它,可能一開始沒有一見鍾情,就開始溫吞歹戲拖棚了吧?!(亂比喻)
隔了好一陣子看完它,老實說我的記憶有點鬆散,當然書中還是有萬城目學式的笑點,也有不少敲進內心的話,在當下還在心中回蕩攪和一翻。可是比起前作歡樂又緊湊的劇情,這部作品不免讓我有點失望,稍嫌缺乏戲劇張力了點,或許,把這些片段穿插在前作中,或是放在最後當番外,會讓同樣的故事加分不少也說不定。
哇嗚,這可以說是我近期看到最刺激懸疑精彩溫暖的推理小說了,看完到現在還是一股激情在心中澎湃,這本書一定要推薦給大家。(如果之前有看我讀書心得的人,應該也是第一次看我這麼激動的強力推薦了吧~)
這本書的主角有五個:精通詐欺的武澤為首再加上以弄壞門鎖再賺取修繕費的鎖匠阿鐵、身手矯捷的扒手真廣、和形似真廣的姊姊彌廣、彌廣擅長製作各種器具的男朋友貫太郎。這五人要聯手報復加害他們的討債集團。
前一天才看完沉重的「絲之屋」,想轉變心情之下,立刻拿起萬城目學的作品,畢竟之前看的「豐臣公主」留給我不錯的印象。
果不其然,一翻開這本書之後,以我龜速的讀書速度而言,瞬間看掉將近一百頁實在很少見,萬城目學幽默逗趣的文筆讓我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噗嗤的笑了出來,主角的吐槽加上角色性格鮮明搭配有趣的設定 (因為美麗的鼻子而一見鍾情的男主角、留著髮髻月代頭奇怪的歸國學子)以及故事設定的荒謬,讓一整部作品充滿著歡樂。
在寫感想之前要先對我過去的二十多年人生懺悔,不管是「福爾摩斯」還是「亞森羅蘋」系列,我竟然都沒碰過……第一本翻完的福爾摩斯竟然不是原作者柯南‧道爾寫的,而是百年過後後人所撰寫。
So,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只能說我對故事背景實在不了解,知道華生知道貝克街知道莫里亞蒂教授,但就僅限於如此,不了解柯南‧道爾的寫作風格、不知道其他故事背景的情況,讀起此作來,老實說有點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