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446474-269809343_m.jpg

看到作者又有新書時,我是毫不考慮的又買下這本,除了故事本身的衝擊效果,讀完當下,真的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幸福美好的。也希望自己與身邊周遭的人能不要碰到這塊領域,它像是泥淖一般,即使輕觸,也很難一身清。

 

既前作《罪行》,費迪南‧馮‧席拉赫這本《罪咎》讓我在看第一個短篇時,心中隨著文字的敘述開始糾結,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傷、鬱悶在心裡盤旋,連續看了幾篇,甚至有點喘不過氣來,讓我只有辦法看五篇,無法接續看下去。今天則是再拾起書繼續翻閱,每看完一篇,內心都像蒙上一層灰濛的陰影,明明簡潔的文字,背後的故事卻讓我看的無比吃力。

 

到底什麼是「罪」?有罪與無罪之間的那條線究竟要如何拿捏?

而律師的角色定位到底又是什麼?

司法到底是為被害人伸張正義,還是只是流於一個程序?

 

作者用像是床邊故事的口吻,輕聲的柔和的敘述著毫無矯飾的事件背景,以盡量客觀的方式去描述15個案件背後的善與惡、有罪或是無罪。

 

大概是因為取自真實,而更加覺得殘酷。

 

有幾則的故事甚至是以孩童作為事件本身,在閱讀的同時,心裡苦澀的想起大學時某講師曾說:「他曾經覺得在小學任職很沒出息,所以轉考司法考試,但站在法庭幾年,卻深深的感慨,站在被告方的人有很多本來就是來自令人哀悼的童年背景,或許是家裡因素、或許是因為學習上的無助而走向偏路。如果,在小學階段就扶他一把,導正他的想法,或許他就不會站在那個位置了。」後來,原本身為法官的她,也就毅然決然回到教育現場,想著:這或許才是減少犯罪率的最根本方法。

 

看完書的感觸很深,很贊同書腰上的介紹,吳念真說:「和作者上一本書比較起來,《罪咎》艱難太多。艱難,指的不是閱讀的過程,而是每一個「故事」讀完之後的感覺─鬱結於心、難以言語、不知如何是好。」

 

這本書,大力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