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看到最愛的一本,兩條時間軸,一條從昔到今,另一條反之,交叉串起末代沙皇的故事。劇情吸引人到讓人愛不釋手的境界,在將近尾聲呈現的關鍵那一刻的畫面,揪心到讓我幾乎落淚,真的是非常成功的一本巨作。
- Dec 24 Thu 2015 12:17
[待補大推]白晝之夜
- Nov 21 Sat 2015 11:11
[小說讀後感]《檸檬蛋糕的特種憂傷》─艾米.班德(Aimee Bender)
有些心思細膩的人,或許只消用點心思,就可以察覺別人的情緒,進而成為一個體貼的人。但如果,你並不想知道,又或者說你沒預計要察覺,卻無意中知道對方的心意呢?你可能意外的知道他有多麼悲傷、憤怒;也可能是更不易查覺的,對方可能想隱瞞起來的,像是對方的脆弱,或者是背叛。被你知道了,該怎麼辦呢?
故事中的女主角─蘿絲,隨著作者輕柔細膩的筆觸,淡淡的從她八歲,一口氣寫到她成年。只不過,在八歲的那年生日,她在媽媽親手作的檸檬蛋糕「嚐」出了人們的情緒!
- Oct 11 Sun 2015 11:13
[小說讀後感]《好像少了誰》─宮下奈都
老實說,這是一本看完了,卻不知道該怎麼下筆寫下想法的小說。
該怎麼說,可能是沒有接連著看的緣故,總會影響情緒的延續,或者說,它太像白開水?而且是一杯溫水,既沒有冰水的刺激緊張,也沒有熱水的澎湃,它就是這麼淡淡的、軟軟的。即使網路上好評不斷,紛紛寫說這是給人多大溫暖和勇氣的小說,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沒有被touch到。
- Sep 28 Mon 2015 11:15
[小說讀後感]《一百個名字》─ 西西莉雅.艾亨( Cecelia Ahern)
凱蒂,一個為了挖掘真相而不顧一切的記者,盲目的追求自以為是的正義,但在一次錯誤的報導,不但毀了對方的名聲,也讓她的事業從此一蹶不振。
說真的,在台灣嗜血媒體的操弄下,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受到迫害的案例,但媒體們似乎從來都保有「言論自由」而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或是遭受撻伐。所以看著主角因為失誤而遭受民眾的惡劣攻擊、集體霸凌,其實是覺得蠻不可思議的。
- Sep 20 Sun 2015 11:18
[小說讀後感]《列車上的女孩》─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
終於看完了,當初怕候機太無聊,索性買了本書填充空檔。想不到,事到如今過了一個多月,我終於把它結束了。
如果有人跟你述說了一段在你身上發生的事,你卻怎麼樣也想不起來,你會相信對方嗎?但如果換了個前提,你喝了不少酒精,在恍惚之中,究竟哪些記憶才是真的,你真的能夠判斷嗎?
- Aug 05 Wed 2015 11:20
[小說讀後感]《虛幻羊群的宴會》─米澤穗信
本書分為五個章節,分別為「我的親人發生意外」、「北館的罪人」、「山莊祕聞」、「玉野五十鈴的榮耀」、「虛幻羊群的晚餐」。每則故事各自成篇,卻又以「巴比倫之會」作為串連。
巴比倫之會,在某名門大學作為專司讀書的社團,其成員皆為一時之選,是具備知性、教養及優異品格的名門之後。每年夏天,「巴比倫之會」成員至避暑勝地「蓼沼」租賃別墅,共同研讀小說及詩集,而這成為社團內部的傳統活動。
- Jul 28 Tue 2015 11:22
[小說讀後感]《向陽處的謊言》─長岡弘樹
前一本是「偶然聽到的話」,想不到這本也讓人如此驚豔。本書是以五個不連續短篇集合成一本,故事篇幅雖然不長,卻都精準的呈現出高完整度,並不會因為短篇而顯得空洞或倉促,是本相當吸引人的作品。
第一篇「向陽處的謊言」談的是得了失智症的老人為了避免讓媳婦知道自己因為失智而遺失了貴重的委託物,而因此想盡辦法來遮掩這個事實。由於讀者是由旁觀的全知觀點去看,很快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但看著老先生如此心急,急到想出一些「不太好」的招數,不免也替他捏一把冷汗。在這點來看,不得不說作者一向能成功的把氣氛營造得相當緊張,而最後的結局反轉也讓人卸下擔憂而會心一笑,從第一篇就可以看見作者的功力了得。
- Jul 20 Mon 2015 11:25
[小說讀後感]《酸臭之屋》─歐文‧威爾許(Irvine Welsh)
酸臭之屋,顧名思義的可以從各個短篇故事中嗅到酸敗腐臭之味,藥癮、性愛、酒精、暴力等諸多犯罪形式在此書裡彷彿就像我們喝一杯白開水如此稀鬆平常。
作者用吊兒啷噹的敘述方式,寫著千奇百怪的故事。前半本書是由二十一個短篇組合而成,但各自獨立,故事長則十多頁,短的只有兩三頁,篇幅雖短,但作者就是有辦法像魔術師一般,用無法捉摸的戲法呈現出讓人瞠目的故事。而書的後半則是由中篇小說「聰明的傢伙」所構成。
- Jul 13 Mon 2015 11:29
[小說讀後感]《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
- May 10 Sun 2015 11:32
[小說讀後感]《錢已匯入你的戶頭》─迪米崔.舒塔奇斯( Dimitris Sotakis)
抓住眼球的標題一向很重要,而書名這句話精準達到這個目標。
只能說對這個世界理解的太少,也太慢,在看完半本書的同時還在納悶:「他就是要重複同樣的劇情下去嗎?」就算看完書的最後,頭殼上的問號和驚嘆號還是沒消除,直到在網路上尋找書評評價,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本寓意深刻的書哪!
- Apr 19 Sun 2015 11:33
[小說讀後感]《偶然聽到的話》─長岡弘樹
當初看到博客來在介紹的其實是他另一本書「教場」,以擊敗東野圭吾和伊坂幸太郎的名號,讓我高度期待的選了教場和評價也相當不錯的這本。這本由四個短篇集合而成。在我看完第一篇的當下,內心一陣澎湃,「真是出乎預料的太好看了」,讓人忍不住立刻往下翻,不愧是被譽為廿年來日本最強短篇推理作家啊。
四個短篇,共通點都是以犧牲自己,幫助別人的職業為舞台。而書中都以一名登場人物無法解釋的行動作為謎團核心。
- Apr 12 Sun 2015 11:35
[小說讀後感]《過於喧囂的孤獨》─Prilis hlucna samota
一本獲得相當崇高讚賞的書,而作者赫拉巴爾則是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就如同本書書寫的是一個在廢紙收購站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的故事。
書的封面寫著這樣一句話:「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但這個love story卻不是我們認知那種人之間的愛,而是用生命去刻寫了老打包工漢嘉和他經歷過的情人,他的工作,他的時代,還有他當作廢紙打包的書,以及對他的生命的愛。
- Feb 23 Mon 2015 11:37
[小說讀後感]《箱庭圖書館》─乙一
一直都喜歡乙一的作品,不管黑乙一、白乙一,或是寫怪談的山白朝子,很喜歡他俐落筆觸下營造出來的氛圍,更愛他出其不意的翻轉式結尾,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這次的《箱庭圖書館》,光是形成這本書的概念就讓人大讚「不愧是乙一」。這本書是由【乙一小說再生工廠】產出,既然被稱為工廠,勢必不是一人為之。乙一向編輯承認自己已經沒有創作的靈感了,所以:「向讀者徵求點子吧,那樣我就會工作,就寫得出小說。」
- Feb 17 Tue 2015 11:39
[小說讀後感]《神的病歷簿3》─夏川草介
第一本單行本好看的書,續集往往是一大挑戰,第三集就更怕沒梗沒新題材了,好在夏川草介一點也沒讓我失望,直到第三集還是讓人感動、激勵又撫慰人心。但還會不會有第四集讓我有點擔憂,最後「牽亡栗原」竟然離開了本庄醫院,害我內心忍不住掀起「如果沒有第四集該怎麼辦?」的焦躁。
這本書一如先前風格的用著幽默的鬥嘴來營造怪人栗原的形象,讓人常常忍不住噴笑,在加上書裡的角色性格分明、活靈活現的,彷彿就在眼前真實上演。除了幽默外,溫馨也是這本書一大特色,看著醫病、家人、同事間的互動,雖然伴隨著生命的無常與無奈,但也在心底注入一股暖暖的熱流。
- Feb 14 Sat 2015 11:41
[小說讀後感]《永遠的0》─百田尚樹
《永遠的0》可以說是我近幾年來讀過最好的作品了吧!剛翻完最後一頁,心裡那種難以言喻的惆悵可能會殘留好一陣子吧!,
序章開始到尾聲,中間十二個章節敘述的是一段被掩埋了六十年的故事。六十年聽起來雖然不長,但這不到一世紀的記憶卻宛如很久很久以前的歷史故事,若不是翻了這本書,二戰這個字眼就只是印在教科書或是電影裡偶爾會出現的詞了。我們沒想過的是,那些曾經參戰的人或許就是你的(曾)祖父,也或許是你鄰家的慈祥老爺爺。每個人的背後都有故事,只是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很難想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