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艋舺謀殺事件.jpg

「艋舺龍山寺外,一漥水池,一具無外傷的半裸男屍,腰間縛有石頭,沉入池底。」假設這是你僅有的線索,你會怎麼進一步進行推論與調查?

充斥著推理作品的現今,相信大家都會往「他殺」的方向著手吧?光是「腰間的石頭」一證據,就知道意外、自殺、自然死亡的可能性低;但同時的條件還有「無外傷」、「屍體因泡水數日而無法辨識身分」、「大雨滂沱後無遺留相關物證」、「無符合條件的失蹤人口通報」等,在偵辦的最初,似乎就轉進了死胡同。調閱鄰近監視器、解剖以確認死因、DNA與指紋鑑定,大概是可以嘗試的方向。但如果時間倒退回到100多年前,在鑑識科學尚未發展的年代,或許也只能宣告為懸案了。

然而兩位主人翁臺北警察署特務巡查池中、《臺北新報》社會版記者花野倒是運氣挺不錯的,按程序通報法院,找來預審判官和負責驗屍的公醫一同處理時,覺察到在場有人的神情不太對勁,也讓迷霧中出現了一絲曙光,趕緊展開一連串的調查。意想不到的是,他們還捲進了料理屋千金松永芳枝綁架案、廈門(板橋)林家詐騙案、北部土匪(義勇軍)首領陳秋菊誘捕案等;更巧的是,這一切竟然環環相扣?!

說實在的,能湊合這麼多案件,是有點牽強了。主角還能不經意就聽到與案件相關的證詞、相關人士也往往跳過矢口否認的階段而不打自招,簡直是運氣值點到滿,這種天降的人證、物證,現在來看是有點誇張了些。要以人口母群體不多、地理範圍不大,作為運氣好的解讀,也說不通,因為故事地點不只橫跨了廈門台灣兩岸,也跨越了艋舺(現萬華)與錫口五份庄(現松山五分埔一帶)兩地,以那時代的交通方式「戎克船」、「轎夫」而言,這可不是這麼容易就能誤打誤撞巧遇的呢。

但若是以嚴格的角度來評斷,對本書是不大公允的,畢竟本書的刊載年代為1898年。日治期間,署名為さんぽん(三本)的作者在《臺灣新報》連載了54回的日文小說(第33回佚失),它可正是「台灣文學史上第一部犯罪小說」呢。以推理小說的發展來看,它幾乎是最前期的作品了,家喻戶曉的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系列小說,於1887年出版;日本方面,於1880年代中後期,由黑岩淚香透過翻譯介紹西洋偵探小說,也才出現了此類型的創作。在這個創作背景下,雖然能從雞蛋裡挑骨頭,但本書確實具備「謎團」、「偵查」與「推理」等推理小說該有的元素,可說是相當成熟的推理小說。

在那個以報紙作為最主要傳遞新聞媒介的年代,殖民者為了傳遞訊息,遂引進了印刷機辦理報業。《臺灣新報》為臺灣第一份近代化的報紙(臺灣日治時期的第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的前身),而因為它半官報的性質,《臺灣新報》的版面主要為新聞與政令宣導,剩餘篇幅才能納入當時日本流行的「大眾文化」,其內容包括了社會新聞、海外新聞,與吸引消費者的通俗文學創作。而〈艋舺謀殺事件〉不但是台灣推理小說的領航者,也是少見以臺灣本地做為場景的作品。在文中反映殖民初期日人看待台人的視角:台灣人為好食鴉片的懶漢;面對巡查時,總是懦弱卑微的模樣;台灣人古板迷信,無法接受西醫療法;台灣人說話經常反覆無常,不利於案情打聽等。雖然角度偏頗,也實屬難得有當代的第一線側寫。另外也能讀到日人如何描繪那些教科書中的人物,舉凡: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鉅富林維源(書中譯林翻源)、白馬將軍陳秋菊等,個人很喜歡林維源在書中與賴阿蒙的應對,十足展露出一代鉅富的智慧與霸氣。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本很有翻譯難度的作品,一來是當時處在古典文言與現代日文的交替之際,要將艱澀的文字翻譯成流暢連貫的敘事本來就不是易事;再加上當時代未有明確分段、標點符號,而且年代久遠的印刷品也有模糊難辨視的問題,甚至還有第三十三回缺漏的問題存在,要如何刪改、修訂、補寫,都顯現了譯者費盡了多少的心力。除此之外,在書中還有不少巧思,像是文中刻意表現出雙語境的使用(日語和台灣方言),讓人不禁好奇最初在印刷上如何呈現;為了讓讀者更貼近百年前的生活,書中還附上數十張的照片,以及近百條的附註,能完成這本書,真的是相當浩大的工程呢。

跨文化、跨地域的〈艋舺謀殺事件〉無疑是台灣文學史上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只要翻開故事,就能重返1898年明治時空,一窺さんぽん筆下,這本沉寂百年的作品。

arrow
arrow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