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jpg
我一向只讀小說,連散文都少的可以,實用性的工具書或是人物傳記與名言語錄更不是我的菜,那些太過生硬,難咀嚼。對我來說故事更能滋潤心靈,豐富生活,或許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法,覺得遁入故事情節彷彿多了一層保護殼的掩護,在虛幻中比較安全。但這次卻選了一本語錄,明明害怕說教,討厭所謂的大道理,天生對於教條嚴重過敏,好在樹木希林真的是一個思想很率性,甚至有點任性地老婆婆,而這本書正收錄了她的妙語如珠,讓習慣把寫的很有感覺的文字拍下來的我,一不小心就拍了二十幾張,看完此書只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樹木希林是誰?我在《小偷家族》認識她的,其他代表作像是《橫山家之味》、《比海還深》、《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她演活了那些有點小小壞心眼、說話尖酸毒舌,但卻能把家人的心繫在一起的老婆婆。而這本書收錄了她生前各種訪談中的精采片段,把不同時代、不同場域、不同狀態下的她所說的話整理成八個主題:「生、病、老、人、絆、家、務、死」。從這120則語錄當中,可以看得出她是一個多麼坦率、不造作、迷人且忠於自我的演員。在面臨癌症的擴散,有更多人希望能從她的智慧中學習生死議題,而她不會像某人言:「未知生,焉知死?」這種對死亡有所迴避的回答,她的回答甚至讓我對「癌」這個病症大大改觀,以下節錄書中很喜歡的片段:

 

 

生─關於人生與幸福

 

什麼是幸福?這問題我思索了十幾年,但終究如同置身在雲霧之中,不得其解。樹木希林說:「重視那些能讓你感動的事,能夠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會有更好的相遇。」、「請用有趣的眼光接受所有的事物,愉快地活著。不需要太努力,但也別太消極。」有別於社會的價值觀總是要人努力、要贏、要達成這個或那個目標等等,樹木希林卻讓我們思考去找出樂趣,畢竟若是沒有樂趣,人生實在很難走下去,不論在工作、在生活、在與人相處上,我們若是從每件小事中找到樂趣,那或許就是覺得幸福的起點了吧?

 

 

病─關於癌症與生病

 

癌症大概是現代最普及的死因之一了,以往提及它就像說了什麼禁忌的話題,好像那是個不能說的名字,明明我們可以討論高血壓、心臟病,但得知對方罹癌,那是一種能立刻讓空氣肅穆的詛咒。但樹木希林卻讓我多了別的想法,她說:「我覺得得了癌症而死是最幸福的,可以死在榻榻米上,也能做好事前準備。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為身後事做準備,沒有比這更好的死法了。」比起意外,或是急性疾病,在知道還剩下多少的日子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好好道別,好好的把未完成的心願去做個了結,用這個角度去思考後,它似乎也不是那麼無情的殺手了。

 

 

老─關於年老與成熟

 

雖然隨著年紀增長,看著周遭的人竟也一個個比我們年輕許多時,或是體力上明顯有變化時,一直有「啊,這就是老了」的感嘆,但這距離「年老」其實也還有一段路要走。回過頭來看看身邊的爺爺奶奶輩分的,我們總是基於愛,想要他們再多陪伴我們一點,但樹木希林卻豁達地說:「生命的品質變差,壽命變長也沒有意義了啊。」當行動不便了、思考認知渾沌了、五官感知能力降低了、身體的各種機能條件不再了,有時候長壽的祝福,對他們而言到底是愛,還是礙呢?

 

 

人─關於人與世間

 

很喜歡樹木希林在這個主題的見解,「人的存在本身就很滑稽,是既可愛又可悲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矛盾的生物,還是其實只有我呢?她說:「我沒有什麼特別想做但還沒做的事。好吧,若真的要說的話,可多得說不完,人啊,就是這樣。」這句話完完全全就是在說我啊,只是我的情況可能更悲慘了,要我真的去完成什麼夢想,我悽慘的說不出有什麼夢想,但是真要去體驗什麼,肯定比我想像的還多。樹木希林提及愈趨年長,愈寡欲,吃的不多,用的也不多,但她肯定了年輕時的種種欲望,她說:「也是因為有各種欲望,才能創造出各種事物。」雖然欲望或許會帶來毀滅,但它同時也是創造的基礎呢!

 

 

絆─關於夫妻

 

有過兩段婚姻的她,在第二段婚姻中因為家暴,甚至和丈夫只同住了了兩年,其餘四十多年都呈現分居的狀態。但她提及還是會葬在一起,她的說詞很有趣:「到另一個世界還要住在一起?對呀,反正也只剩下骨頭而已了,也不會說話,更不會生氣。」從這樣的回答中,是不是能感受到她滿滿的魅力。

 

 

家─關於家人與養育子女

 

其實從她的豁達與自由來看,可以想像她對於家人的態度,以下這段話讓我非常喜歡「對一切有期待,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就是「希望事情如自己所想」吧?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又不一樣了。個人有個人的想法,感覺上每個人先是獨立的個體,然後才一起組成這個家庭。」我們總是談家的一體感,喜歡把所有人攏在一塊,覺得要彼此配合協調,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啊,若是什麼都要綁在一起,那不正是親情的情緒勒索嗎?正因為她的不受世俗框架束縛,她對家人的態度是:「換個詞來說,缺點也能變優點。」如果我們也能盡量的去換副眼鏡看世界,把害羞內向看成謹慎小心、把懶惰閒散看成無欲悠活,生活可以輕鬆不少吧。

 

 

務─關於工作與責任

 

做為女演員四五十年的樹木林希,她對於工作的談話很多其實是針對表演上,而其中這段話是我最有感的:「若剛好做的事是自己喜歡的事,又能靠這個維生,便值得大大地感謝。然而一開始便奢想「靠興趣吃飯」,就是狂妄了。」關於工作與興趣,這是我進入職場後立刻遇到的瓶頸,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這八九幾乎都來自工作,導致時不時得自我懷疑與自我厭惡,最後便歸咎到台灣的教育很失敗,「學業>興趣」這樣的主張,根本是降低國力的原因之一。然而,要再重新挖掘出興趣、培養能力、換個工作領域,那又是個太龐大的賭注,誰知道會不會一旦興趣成了工作,就不再有樂趣了呢?在這樣惡性循環的思考下,我只能學習她從生活中尋找樂趣了,希望早日能脫離這個迴圈。

 

 

死─關於生與死

 

在樹木希林眼中,死亡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雖然要立刻內化成自己的思想沒這麼容易,但就如同她說:「人啊,也許就是這樣在自然之中,轉瞬就死去,然後又誕生。若能這麼想,人生就可以過得更愉快吧。」還活著的我們,為了能讓自己在「離開時,以自己喜歡的樣子」,我想首先還是要讓自己「在活著時,便以自己喜歡的模樣」去活吧,好好善待自己,不論是身體還是靈魂,這樣一來才能接近她所謂的:「我的理想是希望活到最後一刻都是美的。存在的本身,是為了想要成為人家看你時能屏息讚嘆的那種人,不是為了那些有形之物,而是心的器量。」如果在人生的盡頭,能有這樣的自信,我想那是再享受不過的了。

 

這本書,我自己相當的喜歡,會是三不五時拿出來咀嚼的那種喜歡,每一則語錄搭配訪談,也就不過兩頁的篇幅,很適合隨手讀個幾頁,而且相信這還是本可以從年輕讀到老的作品,想必再過個十年、二十年,這本書裡的文句會更加閃閃發光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