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鵝的憂鬱.jpg

抑鬱不得志的作家維克多,和一隻從動物園認養回來、患有憂鬱症的企鵝米沙,這是有點奇怪的開頭,但輕鬆又帶點無奈的筆調,讓人忍不住猜想後續要如何發展。

沒有寫小說才華的維克多,倒是意外的在報社得到一份書寫工作:「為還活著的政商名流寫未來訃聞」。訃聞本該是為了緬懷往生者而寫,但在收到總編輯一份份用紅筆畫線標註的生平資料後,寫起來也是行雲流水。收名單、寫訃聞、交稿拿錢,工作模式簡單,再加上豐厚的酬勞,實在無須多想。漸漸的,他有了錢、有個朋友託付他照顧的小女孩、有了新女友,還有隻寵物企鵝,想必在旁人眼中,這個奇妙的組合也像是個普通家庭吧。

沒多少日子,維克多發現他筆下的訃聞主角,在交稿後不用多久就會「意外身亡」,這當然不是死亡筆記本的套路,但只是寫寫文字又能造成什麼傷害,身上總是散發著疏離感的維克多不以為意。直到他在主管桌上發現標註未來日期的訃聞後,背後的真相逐漸明朗。愈接近黑幕真相,危險也就不遠了......

這本1995年出版的小說看似輕快詼諧,談的卻是後蘇維埃時期的社會問題-權貴勢力鬥爭。故事用黑色幽默做為基調,在尾聲高潮之處,仍然把國家安全委員會KGB(蘇聯的情報單位)的政治清算輕描淡寫帶過,但正因如此更是讓人覺得毛骨悚然。而結局的安排相當高竿,只用維克多的一句話,讓整個故事戛然而止,也讓人恍然大悟為什麼書會這樣命名,閱讀的當下我既驚艷又震懾,更迫切的想要知道故事的未竟之事。真心期待出版社能推出續集《失落的企鵝》的中譯本。

作者用維克多這個角色來談後蘇維埃社會的隱喻──「當你為某件事做出妥協,就可能做出越來越多妥協」。低頭、彎腰,到跪下去還是有所差別,作者透過隱約參透實情地寫訃聞、救企鵝米沙、和最後的孤注一擲,劃出維克多的道德界線,也讓人反思自己的底線為何,為了自己所愛的人是否又有不一樣的見解?另外,聽話、妥協或許是能免去一時困擾,可是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只能說放棄思考是件很可怕的事,從眾成為蘇維埃人或是企鵝,只會重複一樣的動作,那和機器有何差別,還是效能比較差的那種。

最後談談,之所以會選讀這本書,除了書名可愛無厘頭外,這本書也被稱作「臺灣唯一翻譯出版的烏克蘭當代小說」,打了逾半年的戰爭,烏克蘭不再有書籍出版,印刷機都停了。作家也停了,至少停止寫小說,轉而寫新聞。而作者提出建議,從書裡就會明白烏克蘭和俄國哪裡不同,就會知道烏克蘭人希望什麼、寫些什麼。然而俄羅斯文學在臺灣都偏冷門了,更不用說是烏克蘭。俄羅斯的作品,我一時間只想得起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而這本書跳脫了俄羅斯寫實肅穆的文風,娛樂感十足,出色的嘲諷風格,是一本可以迅速讀完的有趣作品,雖然企鵝米沙戲份不多,但想像起來就覺得好療癒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