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7702859_021fbd4f84_o.jpg

看到書名的第一個想法便是:這個世界本無非黑即白,有的只是中間不同漸層的灰。我相信沒有人敢說自己身上沒有任何一絲罪,只是「罪與罰」之間的平衡要怎麼去拿捏裁奪,這正是司法該去煩惱的事。

 

席拉赫的作品讀過《罪刑》和《罪咎》,這本《誰無罪》是他第一本長篇小說。但相較起來,我可能多愛短篇一點,長篇的辯護小說讓我想到史考特‧杜羅(Scott Turow)的《無罪的罪人》,那本不論是厚度或是精采度,個人都覺得略勝一籌。

 

當然也是因為風格迥異,雖然談的都是律師辯護的案件,但《無罪的罪人》比較像是電影那般的高潮迭起,而這本《誰無罪》切入的點是「如果堅信的法律本身有瑕疵呢?」、「若法律殺人,又該由誰賠罪?」「什麼是正義?」在被譽為「德國最會說故事的律師」的席拉赫筆下,這故事顯得非常有情緒感染力,不只是事件簡潔的敘述,而是充滿的無奈、憤恨、溫暖等情感。

 

「一個六十多歲的賓士汽車模具工人是因為什麼動機而殺害八十五歲的企業家呢?」為了追查謀殺動機,熱血年輕的辯護律師除了要對抗知名的律師團隊,更要面對被害人是自己如親人般的存在。

 

故事中,在律師以及被告的童年穿梭,讓讀者從泛黃陳舊的記憶中找到鮮活的證據:律師為什麼會如此躊躇不前?而被告為什麼會有如此犯行?另外被害者到底和不同國籍看似毫無牽連的被告有什麼糾葛?

 

這一切背後隱藏的原來是時代的罪惡,即使是一個善良的人在於時代的逼迫下,也有可能拿起槍桿;在時代的命運轉輪下,被輾過的生命要由誰來償還?而這正是這本書帶來最重大的影響力,在本書出版後,20121月,德國聯邦司法部長下令籌組委員會,針對聯邦司法部內與納粹歷史相關的案件審理,進行全面徹查。由此也可見得席拉赫在文壇及法壇上的地位。

 

而這本書中也有幾句耐人尋味的話:「多年來課堂上他認真學習法律和釋義,努力理解刑事訴訟的一切,然而直到今天,他才發覺現實竟是另一回事:原來真正要緊的,是那些受剝削欺凌的人。」、「人的年紀越大,會覺得日曆上的格言越真實」、「死者不會想復仇,生者才會」等。

 

至於結局的安排,讓被告選擇了那條路,似乎也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我想被告真正的目的也只是想了結數十年來的仇恨,一個一輩子活在復仇裡的男人,在完成他的使命後,大概也沒有懸念了,只是他可能沒想到他這樣的舉動為世人及被害人家屬帶來多大的震撼及傷痛。

 

最後書末附了一篇短篇「麵包師」,是文中出來串場的角色,這篇風格回到席拉赫短篇的風格,不到十頁的篇幅卻寫了一個很沉重令人哀傷的故事,比起正文節奏稍慢,這篇短篇的力道恰到好處,雖然沒有存在必要,對我而言,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