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35078324122476250.jpg

1942612日,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入侵荷蘭。十三歲的安妮記錄下「安妮等兩家猶太人加一個醫生藏匿在閣樓密室兩年的生活點滴」。而故事終止於194481日。

 

其中大概以1943年年底作為分水嶺,在一次睡夢中,安妮夢見昔日好友向她求救,從那一刻起,她像是一夕之間長大似的,變得成熟懂事許多,簡直判若兩人。

 

在這之前,前期讀起來實在難熬,內容多半是青春叛逆期的安妮與家裡人的種種衝突磨合,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人人都要找她碴,有種「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意味,把雞毛蒜皮小事用放大鏡不斷放大,然後自怨自艾。當然我們也得要考量到「戰亂時代的不自由」對那個年紀的小孩是多大的心理折磨。

 

然而後期,安妮從因為活潑好動而事事挨罵的狀況之下,轉變為懂得要怎麼與家人相處,如何少說兩句話,或是看看別人的臉色再做反應,而不是以往的衝動自我,安妮學會諒解大家因為局勢所逼而產生的焦躁,透過日記的紀錄,可以看出安妮的自省及檢討,就如安妮的爸爸的名言「每個小孩都得教養自己」,安妮確實做到了自我調適。在後半段,也更可以理解為什麼此書的價值會如此崇高,年僅十三歲到十五歲的安妮,在她的筆下有邏輯有章法,對於當下及未來想法是成熟有遠見的,安妮相當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對於很多事物上的省思是超過成人的。

 

除了「安妮的成長」這個主題之外,這本畢竟是日記而非結構性強的小說,所以也記載了戰亂時代的密室生活點滴,如:人性的自私與貪婪、糟糕的伙食、各種物質資源的短缺、透過外界協助者的轉述來描繪外面的世界、對戰後生活的幻想、政治局勢的討論、每每有入侵者的緊張的情緒、再加上永遠揮之不去的悲慘氣氛。

 

雖然密室裡的八人還倖存了兩年的時光,但是就如同安妮引用歌德的話一樣「這是世間的天堂,或絕望的深淵……」,到底是這樣苟活好,還乾脆死掉算了,這樣的想法也不只一次出現在安妮的文句中。但即使生在當時極端恐懼的環境之下,安妮仍然熱愛生命,記得大自然的美好,並且持續盼望著一切的終結。而安妮能做的便是無私真誠地去對待她身邊的人,即便在最後戰火延燒的狀況下,還是能讓人感受到愛的能量。

 

另外,如前述,對我而言,在閱讀前半段時是非常的困難的,一來是因為受不了安妮喋喋不休的抱怨,二來是內容不符合我對這本書的預期,本來以為可以更深刻的看到戰亂時期的各種艱辛,但正因為這是一本日記,所以無法看到戰爭底下生活的全貌,而只是記錄了藏匿起來人的冗長歲月。也因為這樣,我在很前期就翻到書末,看了相關大事年表,明白了原來他們八人就在快被解放的前夕,被納粹軍官發現,全部無一倖免的被送往集中營,而安妮也在該集中營被解救的前一個月病逝,而八人之中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在知道悲劇收尾的前提下閱讀,也對結局的戛然而止不感到意外。但也因為這樣,不禁讓人思考倖存者的靈魂會是多麼的破碎,即使後來安妮的作品受到世人的肯定,被不斷的翻拍,但身為倖存者的父親又會是如何的感想呢?

 

讀完這本書,內心百感交集,不解為什麼這本書都已經是七十周年紀念版了這世界卻仍然戰事不斷,而種族歧視的問題就算有所消解卻也還是存在,也不解為什麼這世界始終充滿仇恨,不能尊重生命的價值。唉,一個不過活了十五冬的少女都可以了解生命的意義,真希望早日可以見到和平鴿啣著橄欖枝到來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