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6349845-2735290621.jpg

難得在學期間有時間看書,抽了點搭車的時間翻閱,也因為東野圭吾的書一向讀起來輕鬆,不花費多少精力。

 

即將結婚的朋美,從家人或好友的角度來看皆找不到自殺的動機。但這一切真的都只是意外事故?聚集在度假山莊與朋美最親近的親朋好友們卻碰上了手持武器的銀行搶匪?這一切難道只是巧合?

 

這本書在最初人物登場時,其實是讓我有點詫異的,想說所謂的「暴風雨山莊」和一個個親近人物的登場介紹,這也太「名偵探柯南」了吧?讓我還直接翻到出版頁尋找出版年代,果然是年代久遠啊,1995年的作品一整個感覺有青澀的味道。

 

但這個初念頭在我翻到第二章節時,很快的就改觀了。

 

基本人物登場後,竟然出現闖入的搶匪,這讓我立刻聯想到天藤真的《大誘拐》,但內容的架構鋪陳和設定還是天差地遠的。這兩個搶匪對上八個相關人物,從原本的純粹人質關係漸漸演變的愈來愈脫序。

 

在封閉空間的舞台死了第一個人,大家從原本團結一致的對抗外敵變的互相猜忌,誰也不知道兇手是誰,自己有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故事當中充滿著對話,每一個角色都彷彿偵探一般,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互相爭論。讓崇尚本格推理派的我相當樂見其成。但也因為推測來自不同的人,也讓人很難一時下定論的找出兇手。但裡頭可疑的點其實還挺明顯的,至少依據刪去法還是蠻準確的。

 

當然在看推理小說的過程中,揣測兇手是最主要的樂趣。只是東野圭吾可不是省油的燈,在最後結局的大翻盤,讓我想起了另外兩本作品的綾辻行人的《殺人人形館》和道尾秀介的《烏鴉的拇指》。這三部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有所謂的「結局外的結局」。當你順著劇情走下去時,兇手都已經被抓出來了,事情卻還沒結束,故事直推進到最後一頁,讓人大呼過癮。只是對於兇手的處置,個人還是覺得略嫌草率,在那種痛失至親的情況下,真的能如此的豁達?

 

如果以綜觀東野圭吾的的作品而言,個人不覺得它特別的出色,但如果推回年代有將近二十年前,那還是不得不說:「這的確是本值得一讀的作品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