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消失的陷阱.jpg

像極了醫療保健相關的書名,但它不折不扣的是本推理小說哪。只是這次不是「殺人」事件,而是「活人」事件?!即使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眾人還是聞「癌」色變,但這次癌末患者體內的腫瘤竟然消失的一乾二淨?四位毫無關聯的患者,同樣癌末、半年餘命、投保高額保險金,這十六萬分之一的巧合,難道只是醫學奇蹟,還是背後有什麼暗潮洶湧的詭計?

 

眼看出場的是主角們是癌症中心研究所的呼吸胸腔科醫師、流行病學研究醫師、保險公司的理賠業務審核員,腦中當然先是響起「詐領保險金」的警鈴,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以及另一間謎樣的貴族醫院登場,這一切也跟著不尋常起來。雖然故事主軸是一個完整的謎題,但中間穿插著各式小型的推理,像是一開始的「為何重度肺癌患者,會在一夜之間痊癒?」用輕巧的篇幅帶出推理小說少見的「面對理論上不可能的事件,人們總是設法去找出怎麼做到的,但其實根本不該假設事件存在。」用跳脫框架的角度去推理,算是這部作品相當有趣的地方。

 

然而,在推理小說中同樣的手法是不可能反覆出現的。在撇除第一個事件的手法後,後面的案例,究竟為什麼能讓腫瘤細胞消失?如果是有更高超的醫療技術,或是新研發的抗癌藥物,那為什麼不公開普及造福群眾?在這方面,作者運用自己的專業背景,設想了多種可能性,但詭計上都太過醫學專業,一般人是不可能猜想得到手法的。但在主角們的推理間仍然可以讓讀者去思考醫學上的倫理道德、法律上對於藥物嚴謹規範可能帶來的利弊、在於救人與僵化制度上的取捨等等。

 

在這部作品中,有大量的癌症相關醫療知識,但不用擔心沒有背景的人無法閱讀,書中藉由對話的方式解釋給外行人理解,有點像癌症科普,但比重偏重,讀到尾聲我自己已經放棄思考,只想知道犯人的動機以及手法。只是當謎底愈發清楚時,卻讓人覺得犯人如此大費周章的籌畫這一切,是否有點太浮誇了?結局的收尾雖然還看得出作者想要來一記回馬槍,想把前頭鋪陳的線索收攏的完整,但最後的安排似乎有點太任性了?如果再多些篇幅交代犯人的動機,加深他如此行為的目的性,或許能讓犯人不要如此的淒楚,只留下「真是個可憐的老東西」這般印象。

 

雖然覺得結局能再處理得更好,但對於難得一見的醫療詭計、不需要任何偵探警方的協助調查即可有這麼精彩的推理、故事的節奏掌握等,其實都表現得很好,也難怪榮獲「2017年 這本推理真了不起!大賞,並且已翻拍成同名日劇,由唐澤壽明與渡部篤郎主演。不得不說此作完全看不出是作者的第一本著作,新作值得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land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